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5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7:16
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也就是说,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朝。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
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
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
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扩展资料:
一、唐代蓝花白瓷特点:
1、胎体厚重,质地粗松,有大小不均的气孔或气泡。其色泽无法达到纯白,泛灰或泛黄。
2、器物外罩满釉,器足底露胎。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釉色白泛*或灰色,有些呈乳白色,开片呈冰裂纹。釉面较薄,最薄处仅0.1mm。胎釉之间有化妆土,结合不够紧密。
3、钴料发色呈现蓝色或蓝中含紫,晕散,有黑色结晶点。浓重或浅淡均有出现。部分青花纹饰有明显凸起。
4、常见纹饰开始摆脱唐代常见的不规则斑点块面向线描图案转化。花草纹(宝相花,团花,四瓣小团花,蔓草莲花)如意头形卷云纹,蝴蝶纹(两翼和须清晰可辨)几何图样(菱形纹,方格纹),斑点,条形。纹饰繁简与时代前后无关。
根据化学测定,钴料低锰高铁,含硫无砷,与波斯钴料特征不符,可能来自南非,中亚或者甘肃;胎体成分与巩义窑白瓷一致,可能就是后者出产。但是也不能排除长沙窑。推测烧成温度在1200℃至1230℃之间。
然而唐青花是否属于釉下彩难以确定。烧成温度不稳定,有青花凸出釉面,胎色黄白,说明温度比较低。呈现釉上彩的特征。也有胎色灰白,说明温度较高。从残片断面可知,钴料虽然深入釉面,但是并没有触及化妆土,而且下层边缘模糊。
9世纪至10世纪,阿拔斯王朝在锡白釉陶上加绘蓝色或者蓝绿交替纹样,出现以阿拉伯文字和几何图形装饰的白地蓝花土陶,并且逐步提高烧制温度,向石胎瓷转化。其外在样式与青花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视为后者在美学上的滥觞。
二、景德镇青花瓷:
中华传统名瓷之一,青花瓷作为特色江西的产物在景德镇它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景德镇青花瓷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
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花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德镇青花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7:17
青花瓷在中国历史悠久。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也就是说,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朝。
最好的青花瓷当属元青花。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明清两朝出品的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还是民窑,都出了很多精品。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总体来说,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元青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7:17
不错不错。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1 17:18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克苏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