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2:42
一、基本面:数据频现积极信号
外部需求疲软、人口红利减少、落后产能淘汰……这些无一不是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来源。但是,如果仅仅以此来定义中国经济,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透露,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平稳、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温和、贸易顺差保持较大规模。具体看,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货物贸易顺差达13319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倍。
在主要指标呈现回暖迹象的同时,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成为亮点。数据显示,1—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而服务业占比继续提升。与此同时,民间增长、PMI连续4个月小幅扩张、部分传统行业盈利出现回升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积极信号。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实际的表现其实要好于年初各界的预期。“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及时有效的宏观*手段及稳增长*。”
二、*面:求新谋变屡出实招
韧性不小,潜力巨大。
《*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在这些略显严肃的*公文中,不难找出“众创”、“大数据”、“跨境电商”等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关键词”。这正是6月中旬以来各项求新谋变行动的缩影。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在评价推动“互联网+”的新政时认为,11个具体计划行动中涉及诸如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实际上是把“互联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了一起,这就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些着眼于新经济的*,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基于对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方向的把握做出了长期规划,从而为我们挖掘经济潜力、释放深层活力奠定了基础。”
三、信心面:高质增长广受好评
不久前,指出,未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集聚和安居,意味着巨量居民消费品的置办和更新,也意味着庞大的城镇硬件和设施建设,各类消费、需求也会因此成倍增长,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既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也蕴含着很大商机和合作潜力。7月2日,在法国图卢兹出席中法工商峰会致辞: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美好愿景,让不少海内外学者和对中国经济普遍充满着信心。“从短期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在结构调整和为解决金融脆弱性所作的*努力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从中期来说,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司克礼判断。
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中国经济将走出这一轮经济调整中最困难的时刻,迎来一个相对较好的内生增长期。
“发达国家如果能有2%的GDP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中国则有望在较长时期里保持一个总体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尽管这个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但增长的质量显然会比过去更高。”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杨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