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丕介的创办新亚书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1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35

新亚研究所1979届校友、东吴大学教授黄兆强说,新亚草创时靠的是三根支柱,前两根是钱穆和唐君毅,第三根就是张丕介先生。用徐复观的话来说,新亚是靠钱穆先生的名望、唐君毅先生的理想和张丕介先生的顽强精神而支撑的。
1935年,31岁的张丕介获德国福莱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南通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学校地政系主任等职。回国任教后,张丕介注重土地改革问题研究,并多方试验。1940年代初,国内一班地政研究者成立了中国地政学会和中国地政研究所,张丕介任秘书长。
后来的土地改革即由中国地政学会和中国地政研究所策划及主持,而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张丕介等人积十年之努力研究所得,并获广泛采纳。张丕介逝世后,徐复观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后十余年,有土地改革之举,其基实奠自君。”树仁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宋叙五总结,张丕介等人提出的土改*核心在于“耕者有其田”*。*首先晓谕民众,今后唯有耕者有其田,*不再允许佃农和地主存在,由*征购地主土地。佃农可分期偿还土地购买价,如愿意也可提早偿还成为自耕农。后来的实践证明,的土地改革非常成功。
1949年初,张丕介来到。当年6月,徐复观筹得一批钱,在创办了一个杂志,张丕介做主编,靠着杂志稿费,新亚一班人的生活才得以勉强维持。以钱穆和唐君毅为例,当时他们初到,几乎每期都有写稿,有稿必登。且在无稿之时,可以预支稿费。预支稿费的数目是:钱穆每月1000港元,唐君毅每月800港元,当时一个刊物的校对,每月薪水只有80港元。除了钱、唐二人,初来的不少学术界中人,也可以借着给杂志写稿,以维持生计,再慢慢找出路。早期创办新亚书院的一班学者中,只有钱穆一人是专门为了办学校赴港。但到港不久,早先商量好一起办学的浙江大学教授张其昀去做官,钱只好另邀当时在港的唐君毅和在广州新认识的张丕介等人共同创办新亚书院。
新亚草创时,除了出任经济系主任,张丕介还身兼新亚的大管家——总务长一职。用宋叙五的话说,钱、唐都是理想家,张丕介则是实行家。张丕介后来在《粉笔生涯二十年》一书中回忆:“新亚书院的诞生,可以说是少数书生的冒险,教育理想和社会需要,是她的先天基础。但是她自始就缺乏应有的物质条件。于是她的穷成了她的最大特点,也成了她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危险。最初四年的情形特别坏,有时坏到使人几乎绝望的地步。”
当时,新亚的学生都刚到,生活毫无着落,课外工作机会又很少,免费入学之外,连自身的生活也要学校帮忙解决。张丕介称,看他们那种精神沮丧与体力衰退的情况,钻石人也要为之辛酸。最困难的时候,张只好把妻子的首饰等物拿出来典当。1956年暑假后,新亚最困难的时期已过,学校从桂林街搬到了农圃道的新校舍。在桂林街时期,新亚以“存活”为最高目标,一切口号都没有实际意义,到了农圃道时期,学校的经费已相对宽裕,钱穆即时提出了三个口号:行政制度化、学术研究化和生活艺术化。
有了口号,要付诸实行,这一次将这三个口号变为现实的也是张丕介先生。当时,张先生已卸下总务长的兼职,出任章则委员会*,为学校制订各类章则,作为一切行政措施的依据,将钱穆的“行政制度化”要求落到实处。为了达成钱穆“学术研究化的要求”,张丕介创办了《新亚书院学术年刊》。张丕介还是1958年5月创刊的《新亚生活双周刊》的创办人和首任主编。该刊物名为《新亚生活》,就是为了响应钱穆“生活艺术化”的号召。至今,该刊还由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出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