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37
以学者李开周的考证,在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可以买44斤大米。对比现代大米价格的话,换算下来约等于145元人民币。
论其购买力,在那时更是丰富:在1914年的上海,拿一块大洋下馆子,可以吃四五道菜的套餐,全是牛扒、烧鸡、火腿等“硬菜”。1917年时,北大新入职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顿都吃“两碟菜一碗汤”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块大洋。甚至北洋时期的北京,六个人去东来顺涮顿火锅,也就花一块大洋。
历史
大洋是清末到*期间各种流通的“壹圆”型银币的统称,基本属性是: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
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支坐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奥匈帝国“*妈”、(清朝)各种龙洋、(*)大头、小头、船洋、汉版等,甚至荷兰的2.5盾、法国/比利时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说凡是符合这个规格的都可以认为是大洋(这是当时中国*放任银币自由铸造、流通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3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在*以前时期,一块大洋=800元人民币;在*时期一块大洋=400元人民币;在后一块大洋=200元人民币。大洋一般指的是袁大头,是*时候的一种银币,当时的面值为1元。由于大洋本身属于一种银币,因此,在收藏市场中,收到了许多藏有欢迎,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