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46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14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一个上岗培训的问题。全球所有的行业上岗前都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唯有父母行业,却很少有人经过培训以后才上岗,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家庭教育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早在1962年,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父母必须参加父母效能岗位训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知道应该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都会先去责备家长,认为家长负有责任,中国就有一句古话叫:子不孝父之过。其实家长不应该被责备,而是应该被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培训什么呢?
比如如何做一个不评判的家长,
所谓不评判就是不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只做正向的引导,不做负向的引导。
如果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乖的孩子,你会同意我的话吗?肯定很多家长都不会同意。我们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乖,比如孩子说假话,孩子偷东西,孩子打人,骂人,孩子不爱学习,孩子调皮捣蛋,打坏家具,故意不给家长面子等,多了去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所有的不乖都是因为孩子有一些未被满足的要求。也就是说当人某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来。
而我们的家长却常常忽略孩子内心的要求。然后就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这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不够尊重,也代表着一种不公平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出现不能自我接纳的行为,就要及时表达出来,否则孩子就会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让不满的情绪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积累。
案例:一个孩子一个暑假一点作业都没有写,结果老师找了家长,家长回家后就把孩子痛打了一顿。
孩子玩了一个暑假,不写作业,父母竟然不知道,说明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孩子一个暑假都在玩,不写作业,说明孩子有着强大的内心需求就是放松。好不容易逮着暑假了,就会尽性玩。至于孩子为何有这样强大的心理需求,那就要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那怎样才能不评判,就事论事,讨论问题呢?
我们首先要让父母知道,评判会给孩子带来哪些障碍。评判往往就是让人际关系紧张恶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
其次需要家长学习不评判的语言有哪些?学会如何描述事实?只要你能客观的描述事实,就会从评判语言中走出去。
例如一个妈妈对孩子上学没有带铅笔盒这样说:你怎么老是丢三落四的?这就属于评判。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一定是不爽的感觉。
同样妈妈这样说:妈妈留意到你今天上学忘了带数学本,昨天你上学忘了带铅笔盒了。这就不是评判,而是描述客观事实。
你听后会有什么感觉?感觉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喜欢下评断,那是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习惯了。还有一个就是内心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我只要给别人贴上标签,那就成了你的问题,是你做不好,那样我就不用担责。
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习惯了推卸责任。很多妈妈遇到事情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妈妈跟你说过没有?我是不是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言外之意,是你的错不是妈妈的错。父母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摘清楚,让孩子负责,从而回避父母的监管责任。
为什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学会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中文,但到上学年龄后语文却经常考不及格?很简单,上学之前,父母从未对孩子在学习中文中出现的过错发过飙,孩子说错了家长反而觉得好玩,家长是带着快乐的心情陪着孩子学习,带着快乐的心情对待孩子的犯错。所以再难的中文孩子都能学会。
但上学以后,父母对于孩子学习中的过错,开始责备,不允许孩子出错,这让孩子开始有压力感,过大的压力就会成为孩子智商的障碍。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是家长的指责和痛苦,但因为自己很弱小,无法抗拒大人的要求,一写作业,潜意识里的痛苦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害怕出错,越是担心出错,越会出错。学习的自信就会慢慢消失。就会选择放弃学习。这就是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
所以家长的不评判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举足轻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5:32
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早晨睡懒觉
不要说:“起床!再不起来就别指望还会有人叫你。”,不妨说:“早上好,已经7点了,现在该是你干什么的时候了?”
父母为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在长出门牙前一直都需要哄着才肯起床,他们自然便从经验中判断,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哄他们起床。“唠叨不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内尔森说。礼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时的忙乱。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干净衣服准备好,把书本装进书包;给孩子买个闹钟,让他自己学着定时间。
让孩子决定好自己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要让孩子做些什么。告诉孩子如果错过了公交车或校巴,你不会开车送他上学。当然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学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
如何教育孩子:制定底线
《虎妈猫爸》有这么一个剧情:罗茜茜刚被保送直博的时候,博导陈小武开车带罗茜茜到他姐姐家,进门不久他就把防盗门反锁了,然后开始讲他和师母关系不好……然后他就要霸王硬上弓。
罗茜茜就大哭大闹起来,陈小武生怕惊动了邻居,于是立马停止了侵犯。事后,为避免再次落入“*”之手,罗茜茜寻求交换生项目,毅然出了国。
罗茜茜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迫于导师的打压和恐吓而默默忍受。因为父亲对她说过一句话:“千万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身体,以换求什么好处。”所以关键时刻,她选择了抗争。何为身体底线教育?身为父母一定要告诫女儿: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和伤害自己的身体。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暴力教育
有些父母的性子比较急躁,可能三言两语以后,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父母们就会跟孩子动粗,结果虽然孩子是屈服了,但是这对于孩子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很大,有时候孩子们心里面会更加厌恶父母给自己设定的路,所以到最后不仅没有取得所要的结果,反倒让孩子有了叛逆的心态。其实更多时候,父母要学会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从言语中去领会,而不是用体罚去责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7:0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不要替孩子做决定,给他自主权。
不要教青春期的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告诉孩子有几种结果,让他自己决定自己想要哪一种。”不要担心孩子会选错。当孩子发现你尊重他时,他会通情达理。
2.不要和他硬碰硬,跟着他就行了。
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地位比自己高的孩子,渴望得到认可。与其让家长和孩子正面对抗麦芒,不如先顺着他们,先打消他的防御心态,再好好说话。
3.停止唠叨,建立“互动”沟通。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交谈”交流。沟通的方式是你说一套,我说一套,而不是父母责骂或喋喋不休,孩子沉默。让孩子平等地谈论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烦恼,与他们分享自己对工作中的事情和烦恼的看法。
孩子是的个体,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三亚青大燕园家庭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家长轻松愉快地解决与孩子沟通的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8:58
1有计划学习让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设计学习时间表,规划好哪个时间段学习什么科目。
2做好预习教育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在预习中找出学习的重点,把不明白的记录下来,预习时间不用过长,预习工作做好,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
3复习管理让孩子回想老师当天讲了什么,然后是看书本复习,让孩子复述课本内容,要间断复习才能巩固好知识。
4善于科学用脑
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善于转移大脑兴奋中心,才能使学习效率提高。
5作业管理在做作业前,首先要孩子复习一遍再做作业,规定好做作业的时间,做完作业要养成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然后写出一个小结,看看学到了哪些知识,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注明错题的原因,记录正确的解答思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13
教育孩子还是要讲方式方法,不能硬性教育,也不要太强迫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6:51
《谈施教》
韩愈对教师的定义,可谓精辟而全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通常而言,师之上者传道,中者授业,下者解惑;学生亦然,上者乐道,中者爱业,下者好问。
如今,授业,常常由学校与社会负责;而传道,往往由家庭承担:所以,尽职的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逢善识之人,则易用世;遇善教之师,则易成器。想要学生优秀,必先教育良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有言传,不如身教。孔子有云:“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践行想说的事,再将它说出来。)对此稍加改动,便是施教的纲领:先行其言,而后教之;先为其人,后自从之。其要点,无非公正、平和。
上梁不正下梁歪;想要正人,必先正己。若欲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恐怕难以奏效。所以,必先树立良好的榜样,才有资格、有能力、有把握去教育他人——不然,逆反之心,顶撞之言,阳奉阴违之举,将屡见不鲜。
心净而后知轻重,心正而后明是非。若能理清是非轻重,则处事常无大碍,虽错亦不远。为人处世,当以道德仁义为重,功名富贵为轻;利人爱己为是,损人害己为非。
疾风烈日,人多畏而远之;和风丽日,人常喜而近之。故心当公正,性要平和:如此,则人敬而不畏,爱而不恶;并且,教则易受,诲则易服。
施教,当始于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终于高尚的道德修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前人有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善难修而易改,恶易染而难移。所以,将善种佳苗植入心田,愈早愈好:譬如,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规律的作息,适宜的爱好,有礼的言行。
随着其心智的逐渐成熟,则要注重损有余而补不足。胆小者,壮其胆;心粗者,细其心;性躁者,抑其躁;行缓者,速其行……期间,尤要留心提升其明是辨非的良知,与自主的思维;并加意培养其不为恶乱的定力,与抗逆应挫的毅力。
若心性已坚,又当充分告知人情世故,助其内方外圆且老成练达。此时,世态的炎凉,人心的险恶,自己吃过的亏,旁人受过的苦:诸如此类,不必遮掩,只管道来。
施教的原则,大抵如下:先德后才;方良时当;亲爱有度;宽严相济;循序渐进。对于后两条,前人多有谈及,且并无疑难与补充之处,故不再赘述。
古人云:“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德厚者,即便无才*,常也足以谋生;才高者,若德行轻薄,反容易伤身害命。且大才出于德,大智入于道。道德的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即便百无一能,也自有经天纬地的管理之才。
幼时才智聪颖者,往往心性轻浮。若不以为忧,反以为喜;不镇以道德,济以宽厚——则长其虚荣之心,益其骄浮之气;非但难成大器,反而易为祸端。
《菜根谭》有云:“善启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勿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又云:“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施教之时,尤要讲究方法,注意时机:教,只是手段;改,才是目的。教而不改,虽多无益;教而不当,适得其反。方法好,更易服人;时机当,更易入心——而方法与时机的把握,富于变化,难以尽言,敬请自悟。
《*语》有云:“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古人云:“惯子如杀子。”可见爱人有度,方不为害;此理知之极易,行之甚难。故前人亦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此外,长辈与晚辈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太疏则不亲,太近则不敬。若父母与子女,亲密得如同朋友,这绝非好事。
关于施教,我虽谈论了不少,但疏漏的更多。古今中外,涉及教育的文籍,可谓汗牛充栋;读者如有兴趣,大可自行搜寻。譬如《论语》《礼记·学记》《菜根谭》,其中均有不少精华可以汲取。
不过,受人之物,未必归己。物有虚实之分:实者,若受之人而入于手,便算己有;虚者,须受之人且入于心,方为己有。——若不能解悟,圣贤之书与精妙之理,看得再多,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