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0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28

陶渊明在自己的作品里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美好情景,在桃园深处则有如仙境一般的景色。很多人都认为:陶渊明是一位心存高远的诗人,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做官,因此,他辞官归田是因看不惯官场俗世而做的决定。当然,这在其自述里也提到了这一点。

这里,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了解一下陶渊明先生对自己当的三个月官是怎么定义的。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文中明确指出了:他做官是为了讨生计,否则,陶先生实在有着捉襟见肘的经济困难。再者,陶先生非常坦诚地谈及了自己的官职,是其族中的叔叔陶夔通过自己的关系向“诸侯”求情,这也就公然说明自己的官职是怎么得来的了。

当时之所以求得彭泽县令,是因为陶先生不喜欢出远门,守家带地的做个小官感觉也很踏实。且当时刚结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在家附近工作也比较踏实。而且,做上彭泽县令还可以利用*蹭点粮食吃,打点美酒来喝。

但是,没过多久,陶先生就发现当官不适合自己,毕竟,自己是个文人,心存天下,小小的县令发挥不出多少才能,所以,他感觉不是很自在,干脆就辞官回家了。此时,恰逢妹妹丧夫,也给了陶渊明辞官的契机跟理由,所以,他就此自动辞官。

而且,他自己在文中还谈到,为官八十多天,并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上层领导到下层查工作的事情他更是压根没提。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仔细审阅陶渊明的自述情况,仿佛每项理由都很难让其辞官。如果,仅是因为上级来检查工作,感觉有些不自在就辞官,亲人去世就辞官,那么,还有人能一直当官吗?这也太强调客观理由了。而且,陶渊明在任职县令期间,与其说在为官为百姓做事不如说是一场个人秀。

尤其是他与妻子俩人间商议的种地之事,如果,不是他自己写出来,世人哪里可知?怕是他故意效仿刘玄德种地一般,故意给世人散播烟雾弹的吧。他的文笔之间仿佛向世人昭示着:我那三顷薄田虽不大,但是,也是一方天地,碍于官职所限,我能发挥的实在不多。

就算是他心心相念的三顷公田,其实,归根结底也是不属于他们夫妻二人的。

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先后出仕共计五次: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可以说,早年间陶渊明有着深远的*抱负,尤其是在398年的时候,他投身于桓玄幕府,那时他认为晋朝必败。

没想到,结果不尽人意。不久,刘裕举北府兵,桓玄败逃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桓玄试图入蜀,却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

而前文我们也说过,陶渊明一生前后共计五次做官,做彭泽县令则是他最后一次当官。公元402年的时候,桓玄派兵南下,攻下了京师,设立了包括丞相在内的很多官职。而彼时,陶渊明因其母亲去世在家服丧,而错失了这次机会。

但是,他对桓玄在京师的官职是一直很是向往,他甚至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在京师的话,那么,肯定也能获得一个官职。三年后,陶渊明担任建威将军,东晋末年将领、镇北将军刘牢之之子的刘敬宣的参军与桓玄有着密切关系,之后,刘敬宣更是为陶渊明搭起了一座桥梁。

因与刘裕关系亲近,陶渊明大可以出任大官,但是,他仅当了八十多天小官就彻底归隐田园了。此后,刘裕建刘宋屡次请他出山任职都被拒绝,因为,此时曾经效力于桓玄这件事对于陶渊明而言就是一个定时*。

无论是晋朝的皇帝,还是刘宋王朝的皇室,他们都可以拿这件事来要挟他,这就相当于一臣曾侍过二主。陶渊明当然知道这很危险,所以,干脆不再当官,也不再站队,以此保自己一条命。这在*场来说,算是一个明智之举了。

其实,陶渊明做刘敬宣的参军,已然拉近了他与刘豫的关系,而后,再远离*漩涡,从而,保住了性命。因为,陶渊明之前是桓玄*势力的一分子,为了剥离他的这一身份,所以,他需要妥善处理自己与刘豫以及皇室的关系,如若不然,说错一句话就很可能人头落地。

所以,陶渊明回归田野后写一些田园诗。

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的*才能跟其文学造诣都是让人骄傲的,更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实,他能够免于荼毒,还要感谢族中叔叔陶夔的庇佑。没有亲人的荫庇,也就是所谓的朝中无人,没人给他洗白的话,也就无法回乡过上一阵隐居宁静的生活。

从公元407年开始,刘豫皇帝对桓玄余党继续歼灭,这期间,很多人死于非命。从这一点看出,陶渊明归隐,彻底避开桓、刘两党的斗争,尤其是像他这般身份特殊的人,能逃过猎杀劫难,属实*有远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29

陶渊明由于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不想与贪官同流合污,所以毅然决定归隐田园,每天过着清闲的平民生活。对于他隐居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隐居这件事,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1、积极态度:他为了不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于是归隐田园。不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淡泊名利,反而钟情于平淡的生活。

2、消极态度:他不敢单独于官场上的贪官对抗,不敢指出官场的黑暗,只是对这些不好的东西视而不见。他选择了逃避,选择远离官场,到民间过平淡的生活,不想与贪官公然对抗,为百姓谋取福利。

拓展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29

陶渊明的归隐并非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本真。他本来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来就“不慕荣利”,凡事喜欢率性而为。仅仅是为了吃饭,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心腹口役”,“心为形役”。做官之后,黑暗*、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因此,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足够的思考的精神、足够的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

“乐天安命”的人生情怀非但不完全消极,而且是一种豁达、一种达观,一种智慧、一种真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受,如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的感受,如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的感受,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受,本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真实的,人人都会有的人生 感受。基于这种感受之上所产生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态度,尽管有消极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一种达观,一种智慧、一种真实。“乐天安命”的人生情怀,和陶渊明务本求实、不慕荣利、追求本真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是高度一致的,因而也能不因 此 说他不乐观、不积极、不上进。

“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来说,心中有着两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或是出仕或是归隐。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d3ff7010007dz.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30

叶燮《原诗》:陶潜胸次浩然,吐弃人间一切,故其诗俱不从人间得,诗家之方外,别有三昧也。

张谦宜《絸斋诗谈》:陶诗句句近人,却字字高妙,不是工夫,亦不是悟性。只缘胸襟浩荡,所以矢口超绝。

吴菘《论陶》:渊明非隐逸也,其忠君爱国,忧愁感愤,不能自已,间发于诗,而词句温厚和平,不激不随,深得《三百篇》遗意。

贺贻孙《诗筏》:陶元亮诗,淡而不厌。何以不厌?厚为之也。诗固有浓而薄、淡而厚者矣。……晋人诗,能以朴自立门户者,惟陶元亮一人。

吴瞻泰《陶诗汇注序》:古诗自汉而下,定以靖节为宗,其词旨冲澹,弥朴弥巧,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者也。

乔亿《剑溪说诗》:陶诗混然元古,在六朝中自为一格。

沈德潜《说诗晬语》:陶公以名臣之后,际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托,不独《咏荆轲》一章也,六朝第一流人物。其诗自能旷世,钟记室谓其源出于应璩,目为中品,一言不智,难辞厥咎已。

纪昀《云林诗抄序》:夫陶渊明诗,时有壮论,然不至如明人道学诗之迂拙也。

赵文哲《媕雅堂诗话》:陶公之诗,元气淋漓,天机潇洒,纯任自然。然细玩其体物抒情,傅色结响,并非率易出之者,世人以白话为陶诗,真堪一哂。学者须从此着神,然亦不宜多学。

李调元《雨村诗话》:渊明诗清远闲放,是其本色,而其中有一段深古朴茂不可及处。

宋大樽《茗香诗论》:渊明田园诗之佳,佳于其人之有高趣也。使渊明游山赋诗,不知又当何如?至宋之诗人,无逾康乐者,遂与陶并称,幸矣。

方东树《昭昧詹言》:惟陶公则全是胸臆自流出,不学人而自成,无意为诗而已至。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陶公诗虽天机和鬯,静气流溢,而其中曲折激荡处,实有忧愤陈郁不可一世之慨,不独于易代之际,奋欲图报。

龚自珍《杂诗》: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鲁迅《题未定草(七)》: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拓展资料

早年生活

酉阳桃花源五柳广场雕塑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仕宦生涯

借山归隐图(佟春凤国画作品)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陶渊明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22:31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又是一首陶渊明文豪的田园诗。陶渊明文豪的诗世来受到人民的赞扬,可是我却对此另有一番见解。

根据史*载,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原因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正面看来他是一个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可是此外,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做法。陶渊明的才华无容置疑,但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就更应该站出来,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抵抗恶势力。如果每一个栋梁之才都像他一样归隐山林,国家还有人才吗?这个社会又何时才能得到解救?人民何时才能过上和平安乐的生活?

我也甚是不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种和平安静,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许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仙境。可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民只会安于现状,缺乏理想,不求上进。与世隔绝只会让人们思想落后。如果陶渊明的桃花源真的实现了!那最终只会导致国力衰弱,国情落后。

人生在这个社会里,就对这个社会有责任。如果当时像陶渊明一样的文人志士都站出来,为国家效力,那么,中国历史将要改写了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