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政治极化、社会成美面临的什么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2:35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民众对于*监管、环境保护等众多问题的态度更加对立,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在*角色、种族、移民等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分析认为,美国*极化、社会*绝不仅限于国会大厦内的两党争斗,整个社会不同族群、不同*观点的人群近年来的“*”,已经成为美国面临的一大困境。

*“失灵”——

严重对立导致华盛顿*瘫痪

皮尤研究中心的评论称,“美国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在奥巴马*时期达到空前水平,并且在特朗普*执政第一年里进一步加剧”。

1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在场两党人士截然不同的反应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了两党议员的“表情包”。《纽约时报》评论称,在**的现实下,如何鼓掌也成为议员们的一个“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华盛顿运转“失灵”反映了美国社会日益加深的*——白人与非白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表示,“大多数美国人不信任我们中的任何人。”信任感消失殆尽正侵蚀着西方国家的*,这个问题在美国最具“毒性”。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美国已经成了一个“否决政体”,权力分割与制衡变异成为“否决*”,两个政党更加意识形态化,如果两大主要政党达不成共识,就会导致*瘫痪。而在美国的*架构下,白宫、国会、最高*之间都能相互牵制,只有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运转。

*高度*造成联邦*“失灵”,今年1月20日再次出现的联邦*机构停摆事件就是**的恶果。两党利用某项议题迫使对方做出让步,甚至不惜关闭*机构。这种戏码已经不止一次在华盛顿上演。

不仅仅是*“关门”,*对立加剧还造成*朝令夕改。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特朗普*宣布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国际*哗然。美国*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反转”,在医疗保险、能源开发、移民*等问题上,后一任*否决前一任*的*也成为常态。

社会*——

“双方势均力敌,又互不妥协”

除了联邦*治理“失灵”,美国各州对联邦*的消极应对也是*割裂的产物,反映出美国社会*程度加深。一些自由派占多数的州不服从联邦*的政令,一些城市宣称他们可以任意抵制联邦*制定的移民法。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不允许州*同任何修建边境墙有关的公司做生意,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之后,加州宣称他们将无视华盛顿的决定,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

美国*认为,美国社会已经*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集中在美国3000个县中的146个,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10。另一部分分布在美国广大内陆地区,这两个地区在地理、文化、经济、*、社会上都有着巨大的不同。

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塞缪尔·利希特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所谓东西沿岸地区的“达沃斯人”同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边缘的保守派人群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社会是严重*的,目前*的双方势均力敌,又互不妥协,美国*对立困境将持续。

而*割裂让社会中本来就存在的种族等话题更加敏感。阿米娜是一位非洲裔,丈夫是白人,家住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有次她的朋友看她女儿,就随口夸奖:“宝宝好漂亮,长得真像你,看来你的基因更强大。”阿米娜很严肃地说:“我知道我们是好朋友,你当然也没有恶意。不过还是提醒你要注意不能说有种族色彩的词汇,尤其是当前的*背景下。”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迪欧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造成*割裂加剧的原因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收入差距拉大、中产阶层萎缩,导致温和立场声音减弱,极端思想丛生、*极化严重。两党日益“意识形态化”,达成妥协更难,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现在很多观察家把当前的美国同内战前的美国相比,就是*加剧的体现。此外,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特朗普等*人物有争议的言论都不利于弥合*分歧。

民众不安——

“谁也不能忽视**的恶果”

美国社会加速*能够从一系列*调查数据中反映出来。在2017年,有66%的民主党人认为*监管有助于保护公共利益,共和党人只有31%的人持此观点。71%的民主党人和24%的共和党人认为*应该帮助急需帮助的人,1994年,这个数字分别为58%和38%。同样,在移民问题上,2017年有84%的民主党人和42%的共和党人认为移民的引进对美国有利,与此相对照,2003年持此观点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分别是47%和46%,说明两党民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分歧明显拉大。

美国社会*并不只体现在数字上,也不仅仅是华盛顿每天上演的*博弈,更深刻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比如,美国乡村音乐艺人多是共和党人,摇滚乐艺人多是民主党人,媒体、大学也是自由派居多。近年来保守派不断在大学校园刷“存在感”,高调宣扬保守价值观,在校园引发对立,甚至出现暴力冲突。

凯瑟琳是一位退休的医生,家住在弗吉尼亚州,她告诉本报记者:“由于社会对立,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现在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像之前那么轻松了,因为不管你说什么,有什么样的观点,都会有人给你贴标签,在社交媒体上更是如此。谁也不能忽视**的恶果。”

更让很多美国人感到焦虑的是,很多家庭成员因为支持不同的*人物、持有不同的*观点变得疏远。每年感恩节是美国民众团聚的日子,近年来感恩节的小贴士多了一条,不要同家人谈论*和敏感社会新闻。

调查显示,65%的共和党人希望生活在拥有大房子的乡村地区,学校、超市、饭馆在数英里之外,61%的民主党人表示房子小一些没关系,希望步行就能获得教育等基本的公共服务。美国《国家评论》杂志不久前评论称,持不同*立场的人们阅读不同的书籍,听不同的音乐,看不同的节目,甚至有不同的节日传统。皮尤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斯林·基利说,“在一些明显同*无关的问题上也出现*分野,反映出美国*的*之深”。

具体如何,大家都懂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