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0:57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9 00:45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和与陈献章的学说堪相一致,已是学界的共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10:51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龙场悟道”后提出,并在贵州文明书院首次向世人开讲。“知行合一”说把我国思想界由来已久的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推到了最*。在学术史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具有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从深层意义来看,“知行合一”实质上乃一道德教育学说[1],对后世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一、何谓“知”、“行”“知”在古文中通“智”,意为有知识、有智慧。先秦时期的学者们不仅将“知”解释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包括道德层面的内容,程朱理学将“知”分为和“德性之知”,前者的感知来源于外界事物,通过学习获得的客观知识,后者是不依靠感官用心获得的感知,主要指内在道德知识。王阳明承认“闻见之知”,但他思想体系中的“知”主要是指“良知”,即一种“德性之知”。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良知是心的本质,且“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3]。同时,王阳明认为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所以,致知不是寻求“闻见之知”,而是完全彰显心中本来固有的良知;格物不是考察客观的事物,而是改正自己不符合良知的所思所念;格物致知,就是把良知推及到各种事物,这样,各种事物就都合于天理了。所以,良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一切的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2、行的内涵“行”本是道路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行走、走路,宋代程朱理学将此意扩展引申道德层面,主要指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朱熹把“行”理解为是对“知”的践行。但王阳明却把“行”倾向于主观性方面去理解。首先,问、思、辨、慎、明、审等主观思想活动和意志活动都属于“行”。王阳明说:“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看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则审矣,学即能矣,有从而不息其功焉,思斯之谓笃行”[4]。其次,爱、憎、好、恶等主观情感活动也都属于“行”。王阳明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又立个心与恶”[5],也就是说,爱、憎、好、恶的主观情感活动就是“行”,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再次,所有的主观欲念都属于“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念不善就是行恶,不管你有没有行恶的实际行为。二、知行为什么要“合一”早在王阳明之前就有诸多思想家探讨知行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知行不可分离的观点,但没有将“知”和“行”看成一体,本质上还是将二者看作两件事。如程朱理学的知行观。程颐提出“以知为本”,“识在所行之先”,“须是知了方行得”[6]。他认为“知”是本,“知”决定“行”,“行”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只有知才能行,不存在知而不行,“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7]。他认为“知”有深_浅,有至与不至,有“真知”和“常知”区别,若“知”不能转化为“行”,是“知”得太浅,没有达到“真知”的境界,反之,“真知”必能转化为“行”。朱熹认同程颢“以知为本、知先后行”的观点,认为应以“致知为先”,“知”处于主导地位,“行”是“知之所发而形于事者”,先有“知”后有“行”是不可更改的,否则会导致“非知”、“非行”,但朱熹超越程颢的观点,首次提出“行”的重要性。朱熹认为“知”不是用来摆设的,“明理”关键在于“力行”,“力行”即是实践,若不去实践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样的“知”是空虚的,不是“真知”,也无法获得“真行”。当然,他强调“行重”,不是不以知为指导、忽视知的“行”,而是行其所知之行。强调了知、行各自的重要性之后,朱熹提出二者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知、行常相须。他认为,一方面知行密不可分,就如车与轮子,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另一方面,“知之愈明,则知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8],“知”能够促进“行”,“行”又能增长“知”,二者互相促进。朱熹强调知行相辅相成的观点超越了程颢的知先后行观,但本质上还是把知行看作两件事。王阳明指出这种把“知行分作两件”的知行观的弊病:“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却不去禁止。”[9]知行分作两件事,一是导致人们因为“知”的“不良”还没有去“行”,就不去禁止“知”的“不良”,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恶念”、“恶欲”的无视、轻视和包容,而这些“恶念”、“恶欲”不祛除,更有可能导致它们今后被“行”为事实,祸害社会。二是导致“满口仁义道德而心里男盗女娼”、“说得头头是道,但从不躬行实践”等圆滑、虚伪、奸宄之气蔓延,败坏社会。所以,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课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10]王阳明就是要人们“破心中之贼”,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道德秩序的念头在人们思想中出现,从而使“良知”之王在心里复现出来。三、知行如何是“合一”的?为了克服“知行分作两件”的弊病,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看作同一过程,由二合一。首先,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本体是同一的。王阳明曾和其学生徐爱辩论知行本体问题,徐爱说,虽然人人都懂得要孝敬父母兄长,但是有人却明“知”而不“行”,由此便证明了知和行是两回事;王阳明则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11]。王阳明认为知行的本体是一体的,因私欲的蒙蔽所导致的知行分离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即是“良知”,是天理,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孝,见孺子入井自然之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2]。此外,王亚明还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思辨以及主观意念都是由“良知”来指导的,在“良知”指导下的一切行为正是“知行合一”。其次,王阳明提出“知”和“行”是工夫同一的(实现过程是同一的)。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只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有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13],“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原来只是一个工夫”[14]。这说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王阳明举例两种人做对比,一种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这只是妄作,必须要“知”,才能行的端正,一种没目的不切实力行,这是空想,必须要“行”,才能知的真切。所以得出结论:做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必须为一体,不能分开。3.知行合一并进再次,王阳明提出,人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知行合一并进”的。在王阳明和学生的一次谈话中,学生对“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感到困惑,王阳明用喝汤、走路为例,人们有想吃东西的心,所以去认识食物;有想走的心,所以去认识路。想吃东西的心、想走的心都是意念,是行的开始。这就是说知行是不分先后,合一并进的。做学问方面也是如此,“知”的愈真,“行”的也就愈深;“行”得愈深,“知”的也就愈真。王阳明说:“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5]学孝要侍奉父母,学射要拉弓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