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龙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00:0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0:06

昆铜乡上舍村位于安吉县东部,地处天目山脉东枝末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竹资源丰富,被称为“百竹之乡”。境内四面环山,气候凉爽,风景宜人。


历史上,昆铜乡上舍村因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气和香醇的梓枋茶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竹叶龙发源于此地,并在随后50余年间只在昆铜乡上舍村内流传,直至杨榴芳开始,逐渐向昆铜乡的长林、姚良两个村流传,并最终扩展至昆铜乡的15个村。


竹叶龙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由杨九龄与其哥哥杨茂青、杨红寿三人以“化龙灯”为原型,用竹材料制成,并用大毛竹制成道具自舞自乐。竹叶龙表演形式不断演变,从走阵势到简单的舞龙表演,再到近代的跪地龙、躺地龙、罗汉龙等高难度舞龙形态。


最初,竹叶龙表演以舞笋灯、走阵势为主,十二名舞龙人员,其中九人手持绿色的竹笋灯,一人手持龙头灯,一人手持龙尾灯,一人手持竹叶宝石灯(也叫龙珠灯),边走边变化阵势。经过改进,竹叶龙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双圈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阵势。


到了第二代杨柳春时,竹叶龙的制作材料从纸改为了布、竹,使得表演形式不限于走阵势,开始尝试舞动竹叶龙。胡启华时期,龙舞形式更加丰富,表演包括化龙前和化龙后两部分。


化龙前主要以摆阵势为主,包括翠竹交映、山姑献笋、笋灯绕竹、竹海成龙、竹龙戏珠、龙拜四方等阵势。化龙后则以舞龙为主,表演阵势和舞龙形式极为丰富,包括滚竹龙、慢罗龙、跳龙身、跳龙珠、罗汉龙、跪地龙、跳竹节、躺地龙等。


其中,躺地龙是竹叶龙中舞龙难度较高的一个动作,要求舞龙队员之间距离适当,太近则竹叶龙会发生缠绕,太远则无法舞动。竹叶龙的表演不仅仅是舞蹈,更蕴含着吉祥、尊贵之意,为当地村民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扩展资料

竹叶龙是安吉县昆铜乡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表演。 竹叶龙始创于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的民间传统舞蹈,起源于清朝光绪9年(公元1883年),由“化龙威武之势灯”的传承人杨九龄在“化龙灯”的原型上,以竹、纸为材料创作而成的,历史悠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0:07

昆铜乡上舍村位于安吉县东部,地处天目山脉东枝末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竹资源丰富,被称为“百竹之乡”。境内四面环山,气候凉爽,风景宜人。


历史上,昆铜乡上舍村因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气和香醇的梓枋茶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竹叶龙发源于此地,并在随后50余年间只在昆铜乡上舍村内流传,直至杨榴芳开始,逐渐向昆铜乡的长林、姚良两个村流传,并最终扩展至昆铜乡的15个村。


竹叶龙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由杨九龄与其哥哥杨茂青、杨红寿三人以“化龙灯”为原型,用竹材料制成,并用大毛竹制成道具自舞自乐。竹叶龙表演形式不断演变,从走阵势到简单的舞龙表演,再到近代的跪地龙、躺地龙、罗汉龙等高难度舞龙形态。


最初,竹叶龙表演以舞笋灯、走阵势为主,十二名舞龙人员,其中九人手持绿色的竹笋灯,一人手持龙头灯,一人手持龙尾灯,一人手持竹叶宝石灯(也叫龙珠灯),边走边变化阵势。经过改进,竹叶龙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双圈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阵势。


到了第二代杨柳春时,竹叶龙的制作材料从纸改为了布、竹,使得表演形式不限于走阵势,开始尝试舞动竹叶龙。胡启华时期,龙舞形式更加丰富,表演包括化龙前和化龙后两部分。


化龙前主要以摆阵势为主,包括翠竹交映、山姑献笋、笋灯绕竹、竹海成龙、竹龙戏珠、龙拜四方等阵势。化龙后则以舞龙为主,表演阵势和舞龙形式极为丰富,包括滚竹龙、慢罗龙、跳龙身、跳龙珠、罗汉龙、跪地龙、跳竹节、躺地龙等。


其中,躺地龙是竹叶龙中舞龙难度较高的一个动作,要求舞龙队员之间距离适当,太近则竹叶龙会发生缠绕,太远则无法舞动。竹叶龙的表演不仅仅是舞蹈,更蕴含着吉祥、尊贵之意,为当地村民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扩展资料

竹叶龙是安吉县昆铜乡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表演。 竹叶龙始创于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的民间传统舞蹈,起源于清朝光绪9年(公元1883年),由“化龙威武之势灯”的传承人杨九龄在“化龙灯”的原型上,以竹、纸为材料创作而成的,历史悠久。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