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4:37
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几乎是见不着什么打打杀杀的血腥场面的,尤其是古时那种列阵在前、两军对垒的气势,还有士兵们不畏刀剑、一心报国的勇气,我们是很难体会的,只能在前人留下的笔墨中去寻找那些淹没的岁月。
对于真正的军人而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他们的不畏死亡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他们一生的夙愿。在北宋那样一个看重文人,不喜战争的朝代,也有这样誓死报国的人。
1004年,辽再次*扰北宋,以杨嗣为首的一干将领一改以前颓败的局面,狠狠地扼住了辽军。就在这样一个形势大好的时候,北宋却接受了辽的求和,签订盟约,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那么,这样一个放弃了胜利机会、打击了边境士兵热情,又花费岁币30万换来的盟约,它究竟值不值得呢?
澶渊之盟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无论是提起北宋还是南宋,都免不了想起“偏安一隅”这四个字。1005年北宋与辽定下的澶渊之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004年之前,与北宋毗邻的辽就屡次进犯北宋边境,抢夺边境百姓的粮食财物,甚至还会虏人走,搞得边民不胜其烦又提心吊胆。当然,这些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但是辽国的统治者早就有从北宋的领地上“撕块肉”下来的想法。这块肉,便是农业发达又是军事重地的燕云十六州。
通过长达二十五年的征战,辽一件获得了幽州、易州等地。而失去了领土,又损失严重的北宋统治阶层,渐渐地就有了畏战情绪。因此,当得利不少的辽打算干一票大的,深入北宋境内时,当时的皇帝赵恒就生出了迁都的想法,要“避其锋芒”,而且朝中不少大臣都开始商讨迁去何处的问题了。
这实在有些懦弱了。幸好还有宰相寇准这么个明白人在。他力排众议,劝服赵恒去前线督战,又全力支持前线将士们,重用由有才干和经验的杨嗣等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士兵们气势大涨,甚至击杀了辽的统军萧挞凛。辽军节节败退,宋军形势一片大好。
就在此时,辽提出议和。在前线担惊受怕了很久的皇帝赵恒一听到这个消息,简直高兴地手舞足蹈,立马就同意了。后方朝廷的大部分*也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议和这个事儿很不错。这一次,寇准也劝不住了。就这样,北宋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胜利,转而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每岁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来了百年的和平。
这30岁币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北宋一两银子大约是两贯钱,而16贯钱,也就是8两银子差不多是当时一个城市家庭一个月的花销。10万两就是大约够一户普通人家用12500个月,也就是大概1041年,几十辈子都花不完。这还不算20万匹绢。
那么北宋究竟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个30万岁币换来的盟约它究竟值不值得呢?
探澶渊之盟利弊
其实这30万岁币看起来很多,但是和北宋在与辽对抗过程花费的军费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为了对抗屡次进犯的辽军,北宋朝廷不得不常年花大笔钱财在军事上,制造、维修武器,给养、犒赏士兵,给受伤、战死的士兵及其家属发放安抚费,哪哪都是钱。经年累月下来,那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30万的岁币连每年军费的百分之一都够不上。
其次,长达二十五年的征战,北宋损失的可不止是军费这么简单。
要打仗,就免不了有扩招士兵的时候,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来自农村的青壮年劳力。他们一走,对农业发展来说着实是一个阻碍。而且,常年打仗的地方,农业生产也会受影响。不仅是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社会不安定,民不聊生,这对北宋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仅如此,议和以后,安稳的社会环境促使辽宋边境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宋朝的茶叶、丝绸、瓷器流入辽国,辽的羊、马和其它特产也进入了北宋。经济发展的同时,双方的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交汇融合,农业生产也逐步恢复正常。
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持续了百年多,为北宋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力的环境。当然,大家可能还是会觉得当初北宋本就是要胜利的那一方,若是一鼓作气下去,把辽打得服软,哪里还有后面这30万岁币的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4:38
不值得。澶渊之盟导致北宋军队实力下降非常快,国家对国防投入很少,导致最后被金国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4:38
澶渊之盟奠定了北宋和辽的长期和平关系。迎来了两国百姓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那点岁币跟这个成果来讲是微不足道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4:39
当然不值得,北宋的澶渊之盟开启了一个极坏的头,金国强大以后,灭了辽国又进攻北宋,北宋用钱买来的和平和时间,并没有用在发展军事力量方面,被金国打得满地找牙,又开启了花钱买和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