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4:08
“烹饪”流程的*度可视化创新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采编播”制作流程。然而,这一精细化分工生产的制播模式与融媒体语境下“人人皆记者”“随时随地看新闻”制播方式相比,新闻自身时效性、简明性等特征被埋没。习惯于碎片化接收信息的用户不断抛弃传统媒体。如何打破广播电视线性传播在当前融媒体传播语境下的弊端,实现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碎片化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真实性、权威性的融通,成为了传统媒体寻求出路的突破口。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原有电视业务与网络业务的基础上,实现板块业务的融合重构,同时嫁接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特性,探索出了一套全流程*度可视化创新“烹饪模式”,实现了新旧媒体的优势最大化。(一)先小屏后大屏的互联网思维播发方式。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在媒介格局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众多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依旧坚守电视主体地位不变,新型媒介服务于广播电视的思路。而在此定位下,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便成为了广播电视的附属品,互联网产品只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多媒体衍生。很显然,在媒介用户大量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下,这样的发展路径很难在媒介重构中找准定位,甚至会成为新媒介环境中的牺牲品。山东广电走出了一条“先小屏后大屏”的互联网思维播发思路。顾名思义,“小屏”是指以手机屏幕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端口,“大屏”是指以电视屏幕为代表的固定媒介端口。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打破电视为上的传统观念,依托“大小屏幕”实现媒介差异逆向传播。首先,由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互动性高、到达率精准的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进行推送,第一时间完成新闻内容的“粗放”传播,让用户对接新闻关注点。其次,记者根据手机传播的粗放内容以及用户第一时间互动反馈的关注焦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新闻内容的“精细”加工,在广播电视大屏传播的过程中,让用户更加深入、权威的了解新闻全貌。与此同时,“先小屏后大屏”并不仅仅是手机传播向电视传播的单向推进,而是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顺序和新闻点的厚薄程度,切断式的完成从小屏到大屏再到小屏的多方向推进,真正实现新闻内容的全媒介、多角度传播。例如:在融媒体策划的《我的中国心》16小时、12个国家全球直播活动中,创作者以“一带一路”上的山东元素为直播线,从山东莒县乡村的一次升国旗仪式开始,跨越美国、玻利维亚、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由全球手机拍客完成不间断追逐直播过程,通过连接直播地点的方式在世界版图上勾画出心的造型。此次直播很好的诠释了“先小屏后大屏”的播发思维方式。小屏手机直播以“现在进行时”的时态,勾连全球;大屏电视依托《早安山东》《新闻午班车》《民生直通车》等节目,通过“过去式”总结手机策划直播内容,并以“将来式”预告接下来直播走向,完成了大小屏幕穿插互动的全媒体直播。破亿次的流量充分体现出融媒体语境下“先小屏后大屏”的媒介选择必要性。(二)可视化半成品的电视呈现。随着受众需求的提高以及广播电视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片品质极大影响了节目收视率。特别是扣人心弦的内容叙事、现场感强的记者出境、贴近生活的新闻人物采访等因素,成为提升新闻片品质的重点。然而,由于电视节目对于新闻片的精细化追求,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感不断缺失。特别是在碎片化传播的背景下,晚上黄金时段才线性播出的节目往往早已被新媒体传播报道,因此,观看体验不断下降,用户大量流失。基于此类情况,山东广电不断尝试“可视化半成品”的电视呈现方式,把记者正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正在新闻第一线、正在编辑制作的过程、甚至正在配音间合成的情景等不成熟的半成品新闻,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在进行电视影音呈现。这一探索打破了电视传播时效性差的弊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记者所掌握的最新消息,特别是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有助于提升新闻现场感。与此同时,在这类连线过程中,将电视制播过程中编辑记者在配音间、剪辑机房忙碌的幕后故事呈现给观众,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欲。(三)全天候打通新闻节目内容编排。电视台通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从台到频道再到节目组的*管理模式。电视节目也逐渐形成了制片人负责制的组内管理方式。以新闻节目为例,制片人为节目的组织核心,下面分设责任编辑、记者和编辑等各类岗位,诸多岗位密切合作最终完成一档新闻节目。而不同节目之间往往互不干涉,各自为政。因此,在实际新闻采访中出现了同一新闻同时派出多组记者的尴尬现象,这极大浪费了采编资源。山东广电通过“破壁行动”,打破各节目之间的组织壁垒,通过同一岗位统一管理、统一节目类型、统一编排调配的方式,实现全天候打通新闻节目内容编排。例如在《我的中国心》24小时全球策划融媒体直播活动,由山东广电融媒体中心创新报道部和民生报道部合作完成。两部门联手打破新媒体客户端与传统电视直播之间的媒介壁垒,沿“一带一路”中国元素这条主线,通过融媒体*调度平台统一调度,实现16小时全打通的从手机到电视的穿插编排。此类打通式的内容编排方式实现了同一新闻一次采访多次分发,节约了融媒*播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播发的渠道覆盖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手机直播、两微一端等大小屏幕各个端口,也提升了媒介的传播覆盖率和传播效果。(四)互联网+线上电视+线下活动立体产品序列。传统电视媒介的产品以电视节目为主。而随着媒介构成的多元化以及传统媒介用户的流失,单一的电视产品已经很难在融媒体竞争中占领市场。如何依托广播电视优势,同时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以用户为主导开发新的试听产品,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重构过程中的主要发力点。山东广电依托融媒体中心丰富的媒介及人才资源,打造了“互联网+线上电视+线下活动”的立体产品序列。以《京东618网购节“大牌来了”》为例,这一活动以大数据分析为策划依据,精准锁定京东网购客户群体以及潜在客户的聚集范围,结合山东广电观众收视分布情况,选取了山东本土十个城市作为活动地点,通过调集台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持人作为线下活动主持。与此同时,线下活动还通过闪电新闻客户端同步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并在《民生直通车》等电视节目直播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连线介绍活动现场。一系列的媒介手段组成了山东广电立体化的产品序列,这一多媒介融合产品充分展现出融媒体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了策划方案的全媒体呈现,提高了客户的宣传到达率,同时也增加了融媒体中心的广告创收,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山东广电作为本土融媒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其所创建的融媒体平台+“*厨房”的可视化创新“烹饪模式”,在小屏带动大屏、半成品呈现、线上线下*度产品序列等思维及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为当前融媒体语境下各大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完成媒介重构与生产模式创新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