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糖友减重应打“持久战”

2024-12-06 来源:小奈知识网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超过50%,这也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肥胖伴糖尿病(糖胖病)带来的代谢紊乱更多,如发病年龄年轻化,伴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在增加,甚至肿瘤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长期以来,我们对糖尿病的治疗往往注重于对胰岛功能的保护和血糖的控制,但却事与愿违,难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随着对糖尿病发病的不断认识,目前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靶点也不断深化,如糖尿病分类目前根据病因分为胰岛功能相关、体重相关和年龄相关以及免疫相关的糖尿病,治疗上也提出了针对血糖和以减重为目标的糖尿病防控措施。因此,国内外新的指南都把体重控制作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肥胖相关糖尿病,更是把体重控制放在治疗首位,且部分肥胖糖尿病患者如果干预和治疗及时,可达到部分缓解。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原则非常重要,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好坏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在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正确认识肥胖

目前,肥胖的诊断标准有很多,常用的肥胖诊断标准是体质指数(BMI),中国人群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定义为肥胖。但仅以BMI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脂肪含量。脂肪分布指标如腰围和内脏脂肪的多少,这是导致血糖异常的主要原因,亚洲人糖尿病肥胖特点往往表现为脂肪含量高但皮下脂肪储存有限,容易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和炎性肥胖,进而引发代谢紊乱。因此,在评估肥胖的严重程度时,我们往往把代谢异常也作为肥胖轻重的指标,如虽然BMI不高,但腰围超标,代谢紊乱较多,也属于中重度肥胖,需要早期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建议把BMI控制在24以下,腰围男性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

设定合理的减重目标

肥胖与糖尿病经常结伴而行,互为因果。肥胖患者容易得糖尿病,其主要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所以,在临床干预中,一定要关注胰岛素水平,以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为主要目标,体重减轻也会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能够降低血糖水平、血压及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要设定合理可行的体重目标和治疗靶点,早干预、早用药、早联合对于体重和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另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使之提高认识,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贯穿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并长期坚持。

减重目标的设定要合理,应避免不切实际的短期行为,如快速减重、饥饿疗法、过度运动、减重秘方都是不现实和无法持久的错误治疗。所谓的明星食谱3天瘦5斤(2.5千克)、网红瘦身运动等宣传在社交媒体上吸引眼球,使得大家争相效仿。但所有减重手段均存在停止干预后体重反弹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的减肥一招鲜和杀手锏。《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提出,基于肥胖症的慢性和复发性特征,减重应遵循“及时性、长期性、个体性的原则”,减重目标应当是实现个体化最佳体重并长期维持,以谋求远期结局的改善,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于年长、并发症较多的患者,更需要考虑减重安全性问题,可以设立相对较缓的阶段目标,如3~6个月减重5%~10%,平稳减重,尽量避免减重不良反应。

减重有道,但需长期坚持

目前的减重策略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均衡营养、合理运动以及药物配合治疗,必要时可以考虑减重代谢手术,这些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且需要长期坚持。

饮食方面,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β细胞负担,有利于糖尿病控制,主要原则是限制总热量摄入,各营养分配比例为“二高”(高碳水化合物、高粗纤维)“四低”(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一平”(蛋白质)。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特别是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和老年患者,营养和维生素、矿物质类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老年人的肌少症和骨质疏松会带来更大的健康损伤,所以在减重和降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适当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提高代谢率,尤其可以减少腹部、躯干的脂肪聚集,增加肌肉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有一些潜在的危险性,当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时,运动可引起高血糖或低血糖,过度运动会引起酮症,对于正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更易引起低血糖。此外,肥胖者因体重超重过度时,在运动中关节承受的压力大,因此对关节的保护也极为重要。所以,肥胖患者的运动处方也需要科学制订,避免过度和运动方式不当带来的运动损伤。

合理使用药物及医学指导

近两年,降糖减重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SLG-2受体抑制剂的上市给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且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出现,这类药物对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也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心肾获益匪浅。但药物的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才能有效,合理,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的减重治疗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且获益多多,但减重治疗需要多种手段并用,以患者安全为前提,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并且必须长期坚持才能终身获益。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