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当你全神贯注地投入某件事情时,耳边却突然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痒意。那种强烈的冲动让你恨不得立刻伸手去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那种不适感。
你或许会想,这一定是耳屎在作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当你费尽周折地掏过之后,却发现手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掏出来。
尽管如此,耳朵的痒意却并未因此消散。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暗中捉弄,让我们的耳朵备受煎熬呢?
01
耳朵总是发痒,
却掏不出任何东西?
1.耵聍
俗称的耳屎,即我们常说的耵聍,不论其在外耳道内积存多少,都可能引发耳部的痒感。然而,这个被视为“排泄物”的耵聍,实际上承载着保护我们耳道的重要使命。
耵聍,这一淡黄色黏稠物质,源自于外耳道外侧1/3皮肤的耵聍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它在我们的耳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耵聍的首要功能便是作为一道屏障, 阻挡外来物如小飞虫等侵入耳道。此外,它还助力营造酸性的耳道环境,从而 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滋生。不仅如此,耵聍的疏水性使其能够排斥水分,进而破坏微生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最后,得益于其黏性特质,耵聍还能粘附环境中的微小碎屑。这些多重功效共同构筑了我们耳道的“皮肤-耵聍防线”。
2.外耳道发炎、湿疹
在洗澡过程中,机体表面附着的污垢和油渍难以避免地会使水分渗入外耳道和耳部粘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水分的作用,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耳内壁变得潮湿或发炎。
外耳道发炎时,瘙痒感会驱使人们进行挖耳以缓解不适。为了保持耳部健康和清洁,人们常会选择使用棉棒进行擦拭。然而, 棉棒的摩擦可能会损伤脆弱的细胞壁和耳部粘膜,进而使大量细菌和潜在病原体侵入外耳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耳部炎症和瘙痒。过度用力擦拭还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和红肿。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皮肤病,若皮肤上出现相同症状而未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或专业医生的控制,病情可能通过血液传播蔓延至耳道这一薄弱部位,从而引发外耳道发炎的病理性症状。
3.螨虫
许多人经历耳朵痒却难以掏出任何物质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耳朵内部存在螨虫所引起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诸如长时间未更换或清洗的床单和被罩,都可能成为螨虫滋生和繁衍的温床。一旦这些螨虫侵入到我们的耳朵内,人们就会感到耳朵异常瘙痒,进而不自觉地产生掏耳朵的冲动。
4.耳道有异物
耳部内部的结构相较于其他敏感部位更为复杂。如果外耳道和耳膜长期有异物附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异物会引发细菌增殖,进而产生病原性破坏。这种破坏最终会导致局部出现发痒和持续瘙痒的症状。
02
耳屎是个“ 好东西”
没事别乱掏
尽管我们常常认为耳朵的清洁需依赖手动进行,然而,耳朵其实自身便拥有一套精妙的自我清洁机制,如同内置的传送带一般。它能够巧妙地将灰尘等杂质打包成块状、片状或屑状的耳垢。在我们 说话、咀嚼的过程中,部分耳垢会自然排出,而剩余的则可能需要耳科医生的专业清理。
若你将耳垢视为无用的废弃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静静地附着在耳道内的物质,实际上是天然的抗菌保湿霜,为娇嫩的耳道提供保护,防止其干裂。甚至在维多利亚时期,耳垢还被推荐作为润唇膏的原料呢。
使用掏耳勺等工具可能会引入多种细菌,从而破坏耳道的自净功能,并掏走具有抗菌保湿作用的耳垢。这些新侵入的细菌,一旦不适应环境,便 可能引发感染。
当耳朵感到难以忍受的瘙痒时,你可以尝试轻轻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这通常能显著缓解瘙痒感。若症状依旧未改善,或者耳垢确实积累过多,建议使用滴耳剂,如氧化氢、甘油及矿物油等。每天使用两次,每次让滴耳剂在耳道内停留大约两分钟,便可有效帮助清洁和缓解不适。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